首页 >  匠工观察 > 

文化产业已成西安经济发展支柱性产

发布时间:2016.05.04
当今时代,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、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在国际化大都市和美丽西安建设征程中,当代西安人正在以开拓的精神、创新的思路,挖掘文化底蕴,激发产业活力,打造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。在曲江、在高新、在经开、在碑林、在临潼,文化产业正以耀眼而夺目的方式不可阻挡地强势崛起,2013年,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36.95亿元,占全市GDP总值的8.94%,较上年增长27.3%,已经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 
挖掘资源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高地
 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;文化提升旅游内涵,旅游实现文化价值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,是西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的资源禀赋。近年来,西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,在建成大雁塔北广场、大唐芙蓉园、大明宫遗址公园、汉长安城遗址公园、大唐华清城、楼观道教文化展示区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景区之后,又着力在“丰富文化内涵、提升旅游品位”上下功夫,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。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的曲江核心区游客人数从2003年的360万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3500万人次,为西安市带来150亿元的旅游衍生收入。文化旅游业成为西安文化产业行业门类中比重提高最快的行业。
今年“五一”,西安城墙·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首次迎来八方宾客。西安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改造工程将绵延600年的巍巍城门、涓涓城河及厚重城墙进行重新规划提升,几代人城墙下泛舟的梦想终在这一刻实现。明城墙上下修旧如旧,出自天然。晚照时分,盈盈河道中那水墨氤氲的风光让世人沉醉—云、水、桥、飞檐、箭垛、古砖浑然一色,展示着来自久远年代的中国气派。据统计,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西安城墙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.8万人次,营业收入约296.8万元,同比增长116.7%和211.8%。环城公园和护城河水上游览区两个开放景区共接待游客29.7万人次,已成为西安文化旅游产业一个“新热点”。
 
     
 
葱翠骊山脚下、盈盈华清池畔总是汇聚着海内外人们关于唐朝的梦想,以及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甜蜜与惆怅。如今,在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,芷阳广场、大唐华清城、凤凰池景区、国际温泉酒店城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陆续建成。古时平凡百姓难以接近的皇家禁地,现在已成为游客体验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。大唐华清城整座“城”依山而建,以“山、水、宫、城一体化”为总体格局,集文化、山水、商旅、演艺于一体,形成了景在城中、城融景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观。喷泉、水景、彩幕、光柱、绿地、长椅、回廊,“长恨歌”雕塑景观群让人们回忆起悲怆而动人的爱情故事,温泉铭广场上,唐太宗留下的千古名碑《温泉铭》以另一种雕塑的形式重现天日。
大唐西市被誉为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,如今在原址,一条以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、民风民俗的文化产业街区—丝绸之路风情街区已向世人开放。丝绸之路风情街区总建筑面积18.2万平方米,浓缩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丝路沿线国家的特色建筑、特色商品、特色餐饮和特色演艺,中外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丝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建筑,买到当地客商经营的土特产品,更重要的是可以欣赏到丝路沿线国家独具特色的精彩演艺。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,近年来,大唐西市举办文化会展活动240多场,文艺演出300余场,举办了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、大唐西市文化遗产节、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等一系列享誉海内外的大型文化活动,吸引了近千万人次参与,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,先后被评为“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、“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”和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”,探索出一条“政府支持、民企承办”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。
 
 
 
多业态发展 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

 

近年来,西安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推动,促进文化产业重点行业、重点园区(基地)和特色街区快速发展,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纷纷建成,一批龙头文化企业不断涌现,形成了结构合理、门类齐全、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体系。

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1个,国家级示范基地10个,省级示范基地60个,示范单位26个,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、国际影响力及人力资源配置力进一步优化,区域经济增长显著。除曲江、高新外,另一文化产业重点板块西安经开区,着力打造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,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亿元,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。一个继珠三角、长三角、环渤海印包中心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印包中心迅速崛起,产业集聚能力、辐射功能以及良好的园区示范效应初步显现。

近年来,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成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。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核心文化景区、赵公明财神景区顺利开园;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、雁翔路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突飞猛进;大明宫遗址区与城墙景区提升有效开展;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作为国内最大的图书物流基地,服务范围辐射陕西、西北、西南及中原,成为西安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;西安国际港务区“国家广告产业园区”,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,以广告创意产业为主导,与其他产业园影视、动漫的产业导向错位发展,建成后将形成门类齐全、特色突出的广告产业大格局、构建广告产业生态链。

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正在迅速崛起,成为西安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。截至2012年,西安市已有文化企业6560个,从业人员达到13.07万人,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77.34亿元,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2.9%,成为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主要贡献力量。总产出前30位龙头文化企业,在从业人数、资产总计、增加值上,分别占到全市文化企业的21.4%、18.6%和14.7%,优势明显,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显。

2012年,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实现收入82亿元。集团总资产达386亿元,在由中宣部、光明日报等主办的中国“文化企业30强”评选活动中,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因专注文化领域并业绩斐然,连续三年蝉联这一殊荣。曲江文旅集团正式登陆A股市场,成为中国西部第一家大型综合性文化旅游上市公司。近年来,随着西安报业传媒集团、西安演艺集团等国有骨干文化企业,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、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、长风数字科技公司等民营龙头文化企业的迅速崛起,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整体推进、全面开花、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。

 
加速融合 科技为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翅膀

 

随着时代发展,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成为大趋势。2012年5月,西安市依托曲江新区和高新区荣膺全国首批“国家级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”称号,科技提升文化创新能力,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,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在西安已结出繁硕果实。

西安高新区以建设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”和“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基地”为突破口,重点发展数字出版、动漫游戏等产业,依托金融贸易,着力打造发展新高地。截至2013年,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,创意企业累计达2069家,汇集了西安近80%的动漫游戏、数字出版、数字影视制作和文化艺术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企业,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初步呈现。

曲江新区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,积极开展各类推介会、座谈会,组织文化和科技企业家沙龙等,创造一切条件,积极推动文化企业同科技企业的联姻。目前,曲江新区入区的1800余家文化企业中,从事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和业务的企业超过100家,从业人员达2000人。百度、优酷、宏梦卡通、阳光天合、乐雅动漫等一批科技文化龙头企业正发挥着行业示范和带动作用,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力量。

碑林区依托辖区17所高校、131所科研单位及3万多名科研人员的强势资源,大力推进的“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”正在积极发展。目前,入驻产业带的高端企业及大学生创业企业、工作室已有30多家,行业涉及文化创意、三维数字化制造、电子商务、互联网金融、软件、生物工程等领域。而陕西动漫产业平台则在去年实现了云计算平台的升级改造,搭建了版权交易运营网络平台,为企业提供版权注册服务、版权保护、交易项目发布、行业发展信息的一站式服务。仅2013年就实现服务外包总额452.75万美元,总产值1.95亿元。

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省首批“国家级动漫企业”。其搭建的动漫公共技术平台于2011年被文化部授予“西安国家级动漫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”,是全国仅有的七家平台之一。该平台的动作捕捉、3D扫描仪、3D打印、渲染农场、录音棚等设备,可为中西部动漫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、技术服务、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。公司同时致力于动漫衍生产品的研发推广,推出了以秦兵马俑为创作元素的卡通人偶—“秦亲宝贝”,2012年7月曾作为陕西动漫形象参加国际动漫展览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。

西安超人公司是中国第一家,也是规模最大的仿真硅像雕塑和高仿真机器人研发企业。近年来西安超人公司的3000余件仿真硅像作品(包括高仿真机器人)先后被国家博物馆、军事博物馆、上海东方明珠塔、韩国、新加坡、美国、迪拜等海内外300余家博物馆、纪念馆和旅游胜地收藏、陈列,赢得海内外各界高度评价,成为“中国雕塑企业20强”、“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”和“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”。

 
文化消费激增 成为拉动产业发展强力引擎
 
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,没有文化消费的拉动,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托和动力。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, 西安市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。2012年,西安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072元,同比增长11.6%,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高0.6个百分点;2012年西安市农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93元,同比增长13.4%。

观影消费是市民文化消费的重要体现。西安电影市场在近5年中实现了成倍增长,目前,西安城市影院数达到36个,电影屏幕242块,座位38987个,2013年电影院上映电影34.5万场次,观众人数达到1224万人次,票房收入达到4.2亿元,已进入全国十大票仓城市行列。

演艺产业也是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西安演艺市场呈现出大众通俗演出、高端品味演出、地域特色演出“三驾马车”并驾齐驱、竞相发展、相得益彰的良好势头。以西安演艺集团、曲江演出集团为代表的曲江演艺产业集群,年均组织演出800场以上,观众累计30余万人次。西安音乐厅每年演出340余场次,把谭盾、李传韵、李云迪以及英国爱乐乐团、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等国际一流的音乐体验带给西安市民,联手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打造的“西安草莓音乐节”已成为西安的一大音乐盛事,成为西安年轻人的音乐狂欢派对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
作为一家依靠自身打拼逐步发展壮大的民营相声班社,青曲社一直坚持面向市场、以曲艺艺术的传承创新和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创作导向,融合传统、原创和本土三大特色,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文化产品—“陕派相声”的开发上,重拾传统相声应有的笑声和魅力,最终一举成名。看秦腔是老陕戏迷们的最爱,易俗小剧场推出的传统折子戏演出,吸引了大批老戏迷捧场,上座率从零星的三成一跃成如今的场场爆满。

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文化市场火爆繁荣,也带动了全市会展业的蓬勃发展。2012年,西安共承接展会活动160次,先后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西安动漫游戏文化节、第六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、第十六届东西部贸易洽谈会等,参加展览观众人数606万人次,参展单位达25.6万家,会展成交额达到1104亿元。会展产业的蓬勃发展,使得西部文博会永久落户西安,成为西安文化产业宣传推介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。

让城市更有文化,让文化更有价值。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和美丽西安建设的快速推进,西安文化产业规模在壮大,实力在强化,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,正逐步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。




申明:本网站所刊载的各类形式(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字、图片、图表)的资讯仅供参考使用,部分资讯转载自其它来源,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资讯建议。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,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,否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。